■個論
  據統計,截至去年年底,市屬公立醫院共有61例符合出院標準卻一直占著床位不肯讓出的“老賴”。昨日,深圳醫管中心發佈《公立醫院與康復醫療機構康復醫療服務雙向轉診技術標準》,希望緩解困擾醫院的壓床問題。記者瞭解到,相當一部分壓床患者已經可以出院,均只需要康復治療,但目前市屬公立醫院的康復床位很不足。深圳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透露,康復科是醫院床位最緊張的科室之一,目前等待名單上的患者差不多有50號人,等待時間從半個月到一個月不等,深圳康復醫學會會長王玉龍稱,目前深圳康復床位不到1000張,根本無法滿足需求。(6月19日《南方都市報》)
  一邊是公立醫院病床位“一床難求”,另一邊卻是相當數量的病床被“老賴”病患長期占據。不難設想,“老賴”病患對醫院床位的占用,必然意味著會加劇醫療資源的緊張,並對更多急迫的住院需求形成擠出效應。當真正的醫療需求因床位被占而被拒絕,極有可能意味著對生存機會的剝奪。
  那麼,何以原本如此稀缺、無比珍貴的醫療資源,現實中卻遭“老賴”濫用?醫療機構可以向患者的醫療需求表示無力接納,為何卻對醫療床位被占如此寬容、視而不見呢?平心而論,既然病床被占基本可等同於見死不救、草菅人命,醫療資源遭如此濫用,作為醫療資源管理者的醫療機構,不僅責無旁貸,更難辭其咎。
  不過,將醫療機構作為眾矢之的的質疑一番,固然是輕鬆快意。但是,醫療床位被“老賴”病患占據的背後,醫療資源使用與分配悖論的求解,卻遠非如此簡單。儘管,衛生部早在幾年前便發文,要求對各醫院的急診病人按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分類治療,將急診病人分為瀕危病人、危重病人、急症病人和非急症病人,病情嚴重者優先治療。按說已經明確了醫療資源分配的優先級。然而,現實中的情形卻是,相當數量的急診留觀病床基本被“治不了的,好不了的,回不了家的”這“三不了”病人所占據。既然醫院並不能拒絕急救患者,當然也不能將無處可去的急救患者掃地出門,否則必然意味著更高的醫德風險。而對於把醫院病床當“廉價旅店”的行為,醫療機構也並非沒有做過努力和嘗試,但奈何從醫院保衛科到派出所,到居委會,甚至連民政局都找過了,都不能為這些“老賴”患者找到去處,醫療機構又該如何對他們採取怎樣的手段?這一問題的求解,的確已超越了醫療機構的能力與職責範疇。
  當然,這並不意味著醫療機構在資源的分配上就毫無問題,例如,病床被占,很大程度上也緣於患者不能被及時轉診,而現實中,由於醫院對專科病房的病床周轉率有考核要求,專科病房自然便將相應的標準轉嫁給患者,從而對有住院需求的患者百般挑剔,是否好治,有沒有錢,能否及時出院,好不好打交道,都成為其顧慮的問題。“賴床”的患者,自然難過此關。再加上社會上康復床位不足,社區醫療水平有限,轉診遭遇患者的抵制,也就並不意外了。於是,這一系列因素的積聚之下,最終都以醫院病床被“老賴”患者占據的形式集中爆發,自然在所難免。
  基於上述視點,“老賴”患者占病床的背後,社會保障兜底者的缺位,以及醫療機構考核與體制的弊端,無疑更需多方反思。
  □武潔
  (原標題:“老賴患者占病床”折射怎樣悖論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gqeifjro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